党员干部要做慎独、慎初、慎微、慎欲的明白人
(琼中县农业农村局 陈重宜)
常言道:“巴豆虽小坏肠胃,酒杯不深淹死人”。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案例告诉我们,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身陷囹圄、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,都是从吃了不该吃的、拿了不该拿的、玩了不该玩的、去了不该去的这些“小事”开始,在“温水煮青蛙”中最后放松了要求、丢掉了原则、丧失了人格造成的。道自微而生,祸自微而成。如果说守住大节最为重要,那么管住小节就很是必要。
如何守好小节?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多积尺寸之功。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,小事小节中有党性、有原则、有人格。要牢记“堤溃蚁孔,气泄针芒”的古训,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,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,严以修身,正心明道,防微杜渐,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。那就是要坚决做到慎独、慎初、慎微、慎欲,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、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,做到“心不动于微利之诱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”。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、交往圈、娱乐圈,在私底下、无人时、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、如临深渊,始终不放纵、不越轨、不逾矩,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。
慎独,就是独自一个人时仍能严格要求和保持自我,始终做到表里如一。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慎独作为一种高度自律的状态,既是个人修为的重要体现,也是党性原则的有效检验。东汉“四知”先生杨震用“暮夜却金”诠释了为官慎独的道理。我党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也曾这样解释共产党人的慎独,“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、无人监督、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,他能够‘慎独’,不做任何坏事”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,保持慎独的修养本色,就要严以律己、高度自律,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各项法律法规,心中高悬法纪明镜、手中紧握法纪戒尺、知晓做人做事尺度,以时刻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的定力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、八小时内外一个样、台上台下一个样、有没有监督一个样。
慎初,就是要保持纯洁的初心,不被各种诱惑所左右、迷惑和腐蚀。“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”,一个人最难做到的是保持初心、最宝贵的也是保持初心。纵观我们党从小到大、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,其中的法宝之一就是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。进入新时代,面对各种新的挑战和严峻考验,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始终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、始终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政理念,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,系好第一颗纽扣、把好第一个关口、守住第一道防线,谨防糖衣炮弹的攻击和“温水煮青蛙”的陷阱,耐得住寂寞、守得住清贫、管得住小节,永葆共产党人的一颗赤子之心。
慎微,就是要注重细节和细微之处,不要因小而失大。“堤溃蚁穴,气泄针芒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、由量变到质变,一步步积累和演变而成的。党员干部身上的大问题、大错误往往也是由小问题、小毛病而引发的,粗心、粗糙于一点点“小意思”“小恩惠”“小动作”,其终究成为滑向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深渊的“第一站”。“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”,党员干部必须铭记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”的道理,践行“细节决定成败”理念,坚持三省吾身,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,处处以铁一般的纪律管住自己,以铁一般标准要求自己,以铁一般的担当警醒自己,“不以善小而不为,不以恶小而为之”,见微知著、防微杜渐,拒毫末之错于千里之外。
慎欲,就是要控制、节制自己的欲望,不要成为欲望的奴隶。“贪如火,不遏则燎原;欲如水,不遏则滔天。”欲望犹如无情的水火,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带来灾难、造成损失。党员干部如果不能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,就会成为别有用心之人围猎的对象。“公权为民,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”,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、地位观、利益观,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身份,廉洁用权、秉公用权、依法用权,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,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,自觉在权力、金钱、美色等欲望面前砌起“防火墙”、架起“高压线”、安上“廉洁锁”,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,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。